学术期刊 更多
- 科技与社会发展Technology Societal ProgressISSN(P): 3080-4868(P)ISSN(O): 3080-4876(O)出版周期: 月刊075
- 育见未来Nurturing the FutureISSN(P): 3080-5279(P)ISSN(O): 3080-5287(O)出版周期: 月刊061
- 文艺理论与评论Theory and Critique of Literature and ArtsISSN(P): 3080-5295(P)ISSN(O): 3080-5309(O)出版周期: 月刊043
- 科学前沿与发展Science Frontiers ProgressISSN(P): 3080-566X(P)ISSN(O): 3080-5678(O)出版周期: 月刊015
- 教育研究与改革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ReformISSN(P): 3080-5252(P)ISSN(O): 3080-5260(O)出版周期: 月刊036
- 教学创新与评估Teaching Innovation and EvaluationISSN(P): 3080-5236(P)ISSN(O): 3080-5244(O)出版周期: 月刊041
最新文章 更多
执教能力优化驱动思政活动型课堂深度实施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Ability Drives the Deep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ctivity-Based Classrooms
本文聚焦教学能力提升与课堂生态构建的内在关联,从革新育人理念、深化专业研修、锚定素养目标优化活动设计、深挖课程资源四个维度,探讨教师执教能力的进阶路径,旨在通过教师能力的系统性提升,推动高中思政活动型课堂形成动态平衡的有序生态,为提升课堂育人实效提供实践参考。02发布时间:2025-09-29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理财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究
Exploring the Path of Cultivating Sustainable Financial Management Ability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本文聚焦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财现状,分析影响其可持续理财能力培养的因素,探索有效的培养路径和策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习惯,基于消费心理学与行为金融学理论,聚焦“消费心理—理财心理—财商思维”三维分析模型,探讨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理财能力的培育机制。研究提出“认知重构—能力培养—实践强化”三维培养路径,进而提升学生的可持续理财能力。02发布时间:2025-09-29“大思政”视野下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实践
The Value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Cour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课程思政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存在内在的价值逻辑。通过分析“大思政”视野下二者融合的现实挑战,以四类课程为核心,协同联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校企合作四大载体和“学、思、践、悟”四条途径,整合课程思政资源库、协同育人案例库两类核心资源,构建“四课四载体四途径两资源”的“大思政”视野下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教学的实践路径。02发布时间:2025-09-29职业素养融入高职英语的探索与实践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ing Professional Literacy into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职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和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教育应当以培养兼具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高职英语课程是我国高职教育体系中培养综合型技能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肩负起职业素养教育的责任,改革与创新英语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确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兰姝嫱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湘潭;02发布时间:2025-09-29家校社联动育人的现实问题与策略探讨
Exploring Practical Issues and Strategies for Home-School-Community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家校社联动育人已成为提升育人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基于德育生态理论,从价值内涵、现实问题与实践策略三个维度,系统探讨家校社联动育人的必要性、当前存在的目标体系缺失、责任界定不清、资源流通不畅等问题,并提出构建联动育人生态、明确权责边界、优化资源流通机制等策略,以期为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魏笃成 :湘潭大学 湖南湘潭;02发布时间:2025-09-29广告作用下的教育消费异化分析——基于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研究
An Analysis of the Alienation of Educational Consump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dvertising: A Study Based on Baudrillard’s The Consumer Society
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消费主义盛行,鲍德里亚等人提出消费异化理论。在教育领域,教育消费兼具投资和消费属性,现已成为家庭消费的核心,受到消费文化影响,教育消费也表现出异化。鲍德里亚将消费逻辑定义为符号操纵,在《消费社会》一书中,他强调广告在追求符号的异化消费行为中无意识地驱动。广告以一种劝导性陈述话语,伪造了消费总体性,让消费者在无意识中受到消费文化的控制。将教育产品或服务与消费者的身份、地位等社会属性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加剧了教育消费的异化现象。本文旨在结合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一书中关于广告的论断,对当前教育消费异化的现象进行分析。姚冰清 :温州大学 浙江温州;02发布时间:2025-09-29“00后”高职生价值观偏失及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the Loss of Valu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ost-2000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与多元文化交织碰撞的时代背景下,“00后”高职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重要群体,其价值观的塑造与引领备受关注。然而,受复杂社会环境、功利化教育导向、家庭教育缺位及个体认知局限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00后”高职大学生出现了价值观偏失的现象,表现为个人主义膨胀、功利化倾向显著、生命意义认知模糊等问题。本文基于生命化教育理念,采用文献分析、访谈法与行动研究法,系统探究“00后”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偏失的现状及成因,并从构建生命化教育体系、强化家校社协同、关注个体差异、完善评价机制四个维度提出对策。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助力“00后”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实现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昌建强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湘潭;02发布时间:2025-09-29跨文化视角下公共标识语汉英翻译研究——以南昌市为例
Research o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A Case Study of Nanchang City
随着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标识语的双语化成为了必然趋势。公共标识语是一个城市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英语标识语是否规范直接展现了这个城市的整体素质及其国际化程度。本文通过对南昌市的公共场所标识语进行调查,指出标识语英语翻译中存在诸多错误和不规范。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对其错误进行归纳分析,并且提出针对标识语翻译的翻译策略,提出改善这一问题的建议,从而提升南昌市的国际形象,并且为其他地方的双语公共标识语英语提供参考。刘钦玲 :广东理工学院 广东肇庆;02发布时间:2025-09-29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的困境与突破路径
Difficulties and Breakthrough Paths of Rur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而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承担着为乡村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使命。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深入剖析当前我国乡村教育面临的资源配置失衡、师资力量薄弱、生源流失严重、教育理念滞后等困境,并从政策完善、资源整合、师资建设、理念革新等多个维度,探索乡村教育突破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的教育支撑。王婕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02发布时间:2025-09-29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美育的实践教学探索与研究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ntegrating Hunan Red Culture into Aesthet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文章深入剖析湖湘红色文化的美育价值,探讨其在美育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实践教学路径。通过组建专业教师团队、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地域化美育活动及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等措施,旨在充分发挥湖湘红色文化的美育功能,提升高校美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与文化自信,为高校美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02发布时间:2025-09-29